時值隆冬,站在湖南隆回縣花瑤山寨小沙江鎮原天華石材礦區,沐浴著冬日暖陽環顧四周,處處青山披盛裝,層林盡染笑顏開,淙淙溪流淌弦樂,飛鳥歡歌舞藍天,一幅幅絕美山水和諧共生畫卷盡收眼底。
曾幾何時,這里響徹著轟隆隆的機器噪音,空氣中漂浮著刺鼻的粉塵,青山被挖開,植被遭毀壞,呈現的是一個個灰白色的“傷疤”......僅僅一年多時間,小沙江石材企業采礦區與加工區,通過科學施策、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采礦區重新披上綠裝、尾礦區變成了綠茵茵的草坪、石材生產廠房改建成了生態綠色產品金銀花等深加工車間......
為何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中共邵陽市委常委、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一語破的:首要的是切實深化了環境保護意識,“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真正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以抓鐵有痕的有力手段抓緊環保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以踏石留印的過硬舉措抓好產業轉型與升級,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
深化環保認識樹牢綠色發展理念
小沙江鎮位于隆回縣西北部,地處雪峰山脈中段東麓,平均海拔1350米,屬于高寒山區,原來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境內多山,這里蘊藏著大量“結構均勻、質地堅硬、色澤優美”的建筑石材花崗巖。為利用這些石材資源幫助群眾脫貧致富,通過招商引資等途徑,小沙江地區從2010年開始,先后引進天華、海雅達、國隆、閩磊、恒達、新康等6家石材開采加工企業,并相繼投產。
這些石材企業初始投資約1.78億元,后來固定資產增加到逾3.65億元;礦山和社會運輸車輛達560余臺;滿負荷生產***業人數超過2500人,人均年工資達5萬元左右。小沙江的石材開采加工企業雖然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村民***業等方面發揮了一些短期作用,但對原有山地植被、溪流和地質結構等造成了破壞,存在粉塵、噪音等污染,加之加工廢水外排對周邊河道造成污染,給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帶來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