墀頭
更新時間:2021-01-13 23:03:49
墀頭(chí tóu)中國古代傳統建筑構建之一。山墻伸出至檐柱之外的部分,突出在兩邊山墻邊檐,用以支撐前后出檐。本來承...

墀頭(chí tóu)中國古代傳統建筑構建之一。山墻伸出至檐柱之外的部分,突出在兩邊山墻邊檐,用以支撐前后出檐。本來承擔著屋頂排水和邊墻擋水的雙重作用,但由于它特殊的位置,遠遠看去,像房屋昂揚的頸部,于是含蓄的屋主用盡心思來裝飾。
墀頭筑于一棟房屋的山墻上,俗稱“腿子”,或“馬頭”,多由疊澀出挑后加以打磨裝飾而成,所以成對使用。墀頭一般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部以檐收頂,為戧檐板,呈弧形,起挑檐作用。中部稱爐口,是裝飾的主體,形制和圖案有多種式樣。下部多似須彌座,叫爐腿,有的也叫兀凳腿或花墩。墀頭的裝飾簡繁不一,簡單的則全無雕飾,只疊合多層梟混線。而復雜的基本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吉祥圖案,而且許多院落內的墀頭中的圖案往往取材于同一類吉祥圖案或同一組人物故事,具有明顯的連貫性和統一性。